当前位置: 首页 » 黑客业务 » 为什么黑客无法入侵高考系统_高考志愿网被黑客入侵

为什么黑客无法入侵高考系统_高考志愿网被黑客入侵

作者:hacker 时间:2022-09-18 阅读数:150人阅读

文章栏目:

高考志愿篡改是那里发生的?

四川三河职业学院

以下为当日的新闻。

经公安机关侦查确定,被改志愿的考生共有12名,案件涉及3名犯罪嫌疑人

警方查证,该案系万胜高中教务处副主任将学生信息泄露给四川三河职业学院教师以及招生人员,后者篡改了学生的高考志愿

涉事学校四川三河职业学院称:花钱“买生源”完全不存在,系该校年轻教师太想表现自己才犯下此案

昨日,备受关注的“眉山东坡区万胜高中十余学生高考志愿被篡改”案成功告破。据眉山市东坡区政府新闻办通报,经公安机关侦查确定,被改志愿的考生共有12名,案件涉及3名犯罪嫌疑人。

“目前,三名嫌疑人已被依法刑事拘留。”眉山市公安局东坡区分局有关负责人证实说。

同时,四川三河职业学院新闻发言人邓老师证实,涉及该案的李姓老师,系该学院一名年轻教师,属自愿外出从事学院招生宣传工作。“他很年轻,可能是太想表现自己了,才做出了这样令人惊讶的事情。可以负责任地讲,我们学院根本不存在‘花钱买生源’的现象。”邓老师回应说。

事发经过

高考志愿被“偷梁换柱”

“万胜高中十余名考生志愿被篡改”事件,被发现的时间集中在6月29日。当天上午,有学生发现,其在6月27日填报的高考志愿,竟莫名发生改变,即变成了“四川三河职业学院”。消息传开后,该校学生纷纷查看自己高考志愿。经校方统计,该校共有十余名学生的高考志愿被“偷梁换柱”,且均为同一高校:四川三河学院。

事发后,眉山市委市政府、东坡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立即成立专门工作组,要求迅速查清事件真相,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和高考招生录取工作的严肃性。

初步调查结果显示,经四川省教育考试院技术人员鉴定后确认:的确有人通过考生正常网报入口,在网报系统关闭前的很短时间内,使用万胜高中13名考生的报名号、准考证号、身份证号、初始密码进行登录并修改了志愿。

7月4日,眉山市招考办恢复了这13名考生的原始志愿。

警方查证

“内鬼”勾结职校教师

“十余名考生志愿被篡改”事件被曝光后,眉山警方紧急介入调查。昨天下午,据负责此案的办案民警透露,经侦查确定,共有12名考生志愿被改,案件涉及3名犯罪嫌疑人。

据办案民警介绍,该案中将十余名考生信息泄露出来的,系万胜高中教导处副主任徐某,其将考生信息泄露给四川三河职业学院教师李某,后者将学生信息交予四川三河职业学院聘用的招生工作人员秦某。

获得信息后,秦某便通过网络修改了考生志愿。因该案尚在深入调查中,民警未透露是否还涉及更多学校和更多考生,也未透露涉案人员之间是否存在经济利益关系。

目前,三名涉案人员已被警方依法刑事拘留。其中,秦某涉嫌侵犯通信自由罪;李某涉嫌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徐某涉嫌非法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罪。

某省高考查分网站被黑客攻击,属于等级保护第几级

一级。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的五个等级:

第一级(自主保护级):一般适用于小型私营、个体企业、中小学,乡镇所属信息系统、县级单位中一般的信息系统。

第二级(指导保护级):一般适用于县级其些单位中的重要信息系统;地市级以上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内部一般的信息系统。例如非涉及工作秘密、商业秘密、敏感信息的办公系统和管理系统等。

第三级(监督保护级):一般适用于地市级以上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内部重要的信息系统,例如涉及工作秘密、商业秘密、敏感信息的办公系统和管理系统。

第四级(强制保护级):一般适用于国家重要领域、重要部门中的特别重要系统以及核心系统。例如电力、电信、广电、铁路、民航、银行、税务等重要、部门的生产、调度、指挥等涉及国家安全、国计民生的核心系统。

第五级(专控保护级):一般适用于国家重要领域、重要部门中的极端重要系统。

网络安全就是指用于防止和监控那些没有经过比人授权,就自己访问修改网络可访问的资源。比较通俗的讲就是防止网站数据被其他人恶意的破坏、更改和盗取数据。让程序能够顺利的运行。

篡改志愿屡禁不止?专家:报志愿系统存漏洞

俗话说“十年寒窗苦读,一朝金榜提名”。对许多人来说,高考承载着他们的梦想,是改变命运的重要转折点。试考完了,填志愿当然也是一次重要的选择。不过就在近日,浙江、河南却接连发生了两起恶意填报、篡改他人志愿的事件,引发舆论关注。

让人心痛、甚至愤怒的是,这两起事件,都是同窗所为。一个是因琐事发生矛盾,河南中牟一考生恶意填报同学的志愿;一个是因为自己高考没考好,浙江台州一学生篡改了3名同学的志愿。那么,恶意填报或是篡改他人高考志愿,应该承担什么法律后果?相关处罚是否“过轻”?又该如何加强防范,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呢?

同班同学恶意填报、篡改他人志愿

河南高招志愿填报工作刚刚结束,但中牟县考生刘某今年高考志愿填的并不顺利。按照规定,河南考生填报志愿修改次数不得超过两次,但是7月1号当天,刘某准备登陆河南省普通高校招生考生服务平台,准备填报志愿时,发现自己的本科一批、二批志愿已被填报,并已被连续修改2次,无法再做修改。刘某立即向当地教育招生部门说明情况,并在工作人员指导下报警。

经公安机关查明,犯罪嫌疑人系刘某同班同学乔某。因在校期间曾因琐事发生矛盾,乔某在看到刘某的高考填报志愿账号及密码后,进行恶意填报。目前,公安机关正在依法依规处理中。

无独有偶,浙江一名考生也遭遇了同样的事情。今年高考志愿填报日期截止前,浙江省台州市天台县的考生张某等三人按照自己的高考成绩,分别填报了各自院校。几天后,查看自己的志愿时,却发现高考志愿被人篡改了,三人立马向警方报案。警方通过侦查发现,作案者是三人的好朋友陈某,他得知三位同学的成绩出色,担心被取笑就篡改志愿。目前浙江省考试院已恢复三人志愿,陈某被行政拘留10天。

接连发生的两起高考志愿篡改事件,均由同窗所为。相关部门再度提醒,考生要增强个人信息保护意识和风险防范意识,妥善保管个人登录密码。

河南省招生办公室新闻发言人陈大琪:“每次填报、修改或浏览完志愿后,务必点击‘退出’并关闭所有填报志愿期间打开的浏览器窗口,以免他人进行不利于考生本人的修改和信息收集。”

其实,类似篡改考生高考志愿的事情,早已不是第一次被曝光了。近年来,多地都发生了考生高考志愿被篡改事件,其中既有个别教师为谋利益,篡改考生志愿;也有同窗好友出于个人目的,篡改同学志愿;还有社会人员利用黑客技术,破解志愿填报系统修改考生志愿。

专家:报志愿系统存漏洞

2011年,安徽省37名高考生志愿被篡改;2012年,河南周口14名学生志愿被改,第一志愿均变成山东某职业学院;2014年,江西3名考生志愿被老师篡改……其中,受到广泛关注的要数2016年山东连续发生的两起篡改高考志愿事件。其中的一起案例,作案者因篡改了四位同学的高考志愿,还被当地法院以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判刑7个月。篡改他人高考志愿是否构成犯罪?可能涉及什么罪名?

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岳屾山:“没有就单独的一个篡改高考志愿行为来做规定,而是说它是通过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这种行为来实施这样一个犯罪,如果说是符合犯罪构成的话,要以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来追究责任了。篡改高考志愿这种事,它并不是一个非常普遍的事情,它挺极端,很少的一种个例。对于这种个例的话,一般不需要通过单独的立法来进行规制,都是按照现有的法律规定里面的内容对它来进行规制。”

最重的因犯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获刑7个月,最轻的只能不了了之。此次篡改3名同学高考志愿的浙江台州学生陈某,被警方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行政拘留10天。这一结果被很多网友质疑“过轻”,担心起不到惩罚当事人和警戒他人的目的。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认为,篡改高考志愿的犯罪成本较低,相关法律的缺位或许也是近年来该类事件屡禁不止的重要原因。

熊丙奇:“从现实情况来看,因为涉及者都是学生,有人担心,这个学生的前途也受到影响,因此,往往就是采用两个处理办法,一个就是如果篡改志愿产生了严重的伤害后果,那么就是要追究责任,追究刑责。但是往往这个事情出来之后,往往当地教育部门,还有大学采取补救措施,因此也没有产生所谓的具体伤害后果,因此,往往也就从轻处理了。所以说有些时候就是由于这种特殊的高考问题,因此往往就会在这些方面网开一面,反而就是助长了这种以高考为名的违规违法犯罪。”

屡屡发生的高考志愿被篡改事件,也或多或少折射出当前高考志愿填报环节中存在的隐患,特别是防篡改方面存在风险与漏洞。在熊丙奇看来,避免学生“被志愿”,技术防范也应该增强。可借助人脸识别、指纹识别、信息绑定、密码问题保护等技术手段,增强志愿报考系统的严密性,为志愿的填报添加一道“技术防线”。

  • 评论列表
  •  
    发布于 2022-09-13 19:03:17  回复
  • 作秘密、商业秘密、敏感信息的办公系统和管理系统。第四级(强制保护级):一般适用于国家重要领域、重要部门中的特别重要系统以及核心系统。例如电力、电信、广电、铁路、民航、银行、税务等重要、部门的生产、调度、指挥等涉及国家安全、国计民生的核心系统。第五级(专

发表评论: